活动回顾 > 丹青岁月——郑浩千游艺50年回顾展线上开幕暨艺术讲座
2022年06月25日

丹青岁月——郑浩千游艺50年回顾展线上开幕暨艺术讲座

了解诗书画艺术家郑浩千的绘画、书法与诗词的艺术特色。

活动亮点

云山狂想曲(一)

晨光

柳月

此意故人知

丹青岁月——郑浩千游艺50年回顾展”于2022年6月25日迎来前交通部部长——丹斯里陈广才为展览主持开幕。当天开幕式后也举行了艺术讲座,由夏振基先生、曾庆仁先生、梅德顺博士和潘筱蒨博士四位主讲人分享郑浩千的绘画、书法与诗词的艺术特色。因潘筱蒨博士不克出席,其讲稿则由受委代表宣读。讲座由策展人暨槟城州立美术馆委员会主席李凯主持。

夏振基,字子固。1946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吉打州,是位金石书画家、专栏作家。擅长诗词对联文学。他早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曾任我国新纪元大学学院及大同韩新传播学院讲师、中国邯郸市邯郸学院客座教授、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文教委员会副主席兼视觉艺术组主任、马来西亚中华国学书院院务顾问、世界中华文化研究会总会学术顾问。

曾庆仁,196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毕业于台湾国立艺术大学美术系。1989年至1994年间,他曾担任美术教师、纯美术讲师、美术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96年曾庆仁创办了贞典艺术中心,并从事书法教育至今。现为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副总会长、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联合副主席、东盟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世界榜书联合会马来西亚分会副主席。

梅德顺,198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州,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中外艺术比较研究博士、东南大学博士后。目前主要研究中国与东南亚一带一路艺术学美术史、文化艺术发展和艺术教育等。曾任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秘书、委员等职。2015年起,陆续出版了《大马华校美术教育史:从华文教育本质看美术课程的本土发展》、《马来西亚美术史》上下册、《百年墨踪:马来西亚水墨画艺术发展及其人物研究》等著作。现为新纪元大学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以及中国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聘教授。

潘筱蒨,198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中国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文学硕士。研究的方向为中国古典文学(先秦汉魏六朝)、中国古典美学与诗学(先秦汉魏六朝)以及中华文化研究,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曾任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现为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郑浩千的诗词书画
夏振基先生以郑教授此次回顾展的六首主题诗作为切入点,带领大家一起赏析他的诗词书画。夏先生表示,这六首主题诗浓缩了郑教授的艺术成就,正是一把万能钥匙,帮助我们更容易去了解郑教授的心灵,打开其艺术世界的宝藏大门。

六首主题诗分别为:《仰望高峰》《云山诗画》《天涯行脚》《芳菲世界》《婵娟共赏》《画旅旧痕》。《仰望高峰》展出的是高山题材的作品,诗中除了描绘身处珠峰上的景象外,郑教授也借着诗意来表达他的人生观和心之所向。《云山诗画》说明了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兼采了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努力去探寻与领悟天地造化之奥妙与善美。《天涯行脚》这一主题展示的作品都是郑教授到国外旅行时所看到的景物。诗中除了陈述郑教授的行旅踪迹,也蕴含着他吟诗作画的境界、意境和灵感的根源。在《芳菲世界》里,郑教授运用了大量的拟人修辞手法,引用典故来描写花卉。诗的最后两句“兴至聊将千百态,搜来写入一图中”,说出了艺术家作画的精神态度、艺术的心灵跃动,画兴随之而来便把繁花的千姿百态都纳入笔下。《婵娟共赏》这一主题展示的作品题材多是鲜少出现在传统水墨画里的月亮。诗中除了感慨以外,他也誓愿要以自己斑斓的彩笔,来净化这个尘浊的世界。《画旅旧痕》一诗中郑教授对自己到过很多地方表示欣慰,同时也向大家诉说了即使岁月已流逝,画笔也秃了,他还是会不断地写诗与作画。最后夏先生为大家朗读了郑教授的《六⼗初度诗》作为发言的总结。

潘筱蒨博士的演讲题目为“从儒家美学看郑浩千《天涯别馆吟草集注评》诗作的艺术价值”。她首先讲述了儒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学对人们有着教导意义,以及文学艺术内容的纯正性。与此同时,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也重视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

潘博士指出,《天涯别馆吟草集注析》皆具有“雅正”的内容,启迪人们的正面思考,使得人们获得精神上与文学上的滋养,因此符合“思无邪”的说法。“兴”是指诗可以启发人的意志、鼓舞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郑教授的诗大多为抒情诗,作者受到自然景物、社会事物而感动,即而把它写成诗。于是,读者可以通过阅读郑教授的诗,感染当中的情志,从而培养文学的联想力。

“观”是指从诗中就可以看出“风俗之盛衰”。郑教授的诗中书写了马六甲古迹被拆毁、纽约双楼遭袭、海湾战事、南美苏里南内战等等的社会时事,因此起到了诗可以“观”社会风俗盛衰的艺术价值。

郑教授也写“贺诗”“赠诗”,表达与师长、志同道合之友,和睦相处,相互诗画交流一事。读者通过阅读这些诗领会到了群居相切磋的学习意义,故诗可以“群”。

郑教授的“怀古诗”中对社会、历史事实表达了悲愤、讽喻之情,所以诗可以“怨”。最后潘博士表示郑教授《天涯别馆吟草集注析》一书中所收录的诗,从儒家美学角度而言,已达到了孔子评价诗的标准与要求,这也是《天涯别馆吟草集注析》的艺术价值所在。

曾庆仁先生则与大家一同赏析郑教授的书画创作,其中包括《云山狂想曲(一)》和《晨光》。对于这两幅作品,曾先生表示看久了视觉上会让人感觉画面在移动。他指出眼睛能把静止的的画面看成动态的原因,是因为画家采用了特别的笔触处理画面。曾先生表示只有到过现场去写生,看那些高山、云海的流动,感受了现场的氛围才能把画画得栩栩如生。

曾先生接着介绍了《柳月》这幅作品。这幅画之所以精彩,是因为画中的线条都是有弹性且不失飘逸的感觉,当中包含了画家几十年的功力以及个人的修为。

有关郑教授构图的奥妙,曾先生引用《此意故人知》这幅作品。他指出在欣赏这幅画时,赏画者的眼光是不会离开画纸以外,这涉及了西洋美术史中的构图学。画面下方的菊花树枝是往右边延伸。一只茶壶正在树梢的右上方,茶壶的壶嘴则往左边指去,指向画面左上角的书法与落款。最后看到盖章处,又会看回菊花,所以营造了这幅画的循环性构图。

最后曾先生还将自己的书法作品赠予郑教授,为讲座增添了一份惊喜。

梅德顺博士则分享有关郑教授与水墨画的渊源。根据梅博士的考察,郑教授成长经历中的一次艺术对话,开启了他对中华文化的根的追求。槟城前辈画家郭若萍先生早期常到郑教授的家购买丁香,无意间看到了郑教授用水彩纸绘画、模仿徐悲鸿的作品,于是就与郑教授展开了艺术对话,从中启发郑教授有关水墨画用的宣纸、颜料等等知识。所以,后来我们可以看到郑教授的水墨山水画,除了有画在宣纸上也有画在金笺纸上等不同的变化。

接着梅博士举例了郑教授从1970年代至今,像登高山似地向竺摩法师、赵少昂、郎静山、刘海粟、刘国松、余秋雨等大师讨教与交流。而且他踏出国界,到世界各地展览,与当地画家交流。这些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促使他在自己的画里体现出突破与创新。梅博士指出郑教授极力将游历各国获得的新视野与体会表现在作品上,提升了中华文化的高度以及审美能力。

除此之外郑教授还画了很多传统水墨画罕见的题材,如机灵的袋鼠、孤独的鹤、笨拙的熊、勇猛的虎、彷徨的鸵鸟等等,赋予中国绘画语言一个新的形象。

讲座的结尾,李凯先生最后给大家留下了一道问题:“在我国如何传承、提倡文人画的欣赏?”留给听众们深思。

主讲人
主讲人
主讲人
主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