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 > 天籁——黎农生手稿及近作展
实体展览: 2025年04月26日 - 2025年06月08日

天籁——黎农生手稿及近作展

黎农生的作品传递着对人类的关怀、对世界的思考、对未来的期待。

更多精彩的活动🌟 点击这里

 

 

失去了整个世界也不愿失去原有的自己。(26.01.2023)

手稿集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钢笔 · 纸本

37 x 26 cm

2017

无古无今;非中非西。点是心点;线是心线。夜籁是心声。(13.5.2024)

手稿集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钢笔 · 纸本

37 x 26 cm

2017

红蓝黄白。。。我要更多。。。我以死亡燃烧昏睡灵魂(26.11.2023)

手稿集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钢笔 · 纸本

37 x 26 cm

2017

河水需要暗礁,才有波澜。(25.2.2024)

手稿集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钢笔 · 纸本

37 x 26 cm

2017

我的无形大爱、献给人间一帖净洁灵魂,留于后代一个生存空间。(7.4.2022)

手稿集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钢笔 · 纸本

37 x 26 cm

2017

在这大地危机边缘,你是温水煮蛙中的浑浑沌沌绝大多数,还是极其少数的未失痛觉清醒人?(26.2.2024)

手稿集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钢笔 · 纸本

37 x 26 cm

2017

三千大千世界,我是什么?AI是谁?(23.6.2024)

手稿集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钢笔 · 纸本

37 x 26 cm

2017

一个失去痛觉的时空;一个不会哭泣的灵魂。发自灵魂深处的一颗眼泪,是多么的珍贵。(30.4.2024)

手稿集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钢笔 · 纸本

37 x 26 cm

2017

逐梦灵魂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油彩 · 画布

131 x 155 cm

2017

天籁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油彩 · 画布

124 x 84 cm

2024

天籁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油彩 · 画布

84 x 124 cm

2024

天籁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油彩 · 画布

84 x 124.5 cm

2024

无题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油彩 · 画布

84 x 124.5 cm

2024

符咒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油彩 · 画布

81 x 124 cm

2021/2022

蒙娜丽莎与AI俊男

媒材 :

尺寸 :

年份 :

油彩 · 画布

91 x 101 cm

2019

策展人 何佩樱

 

“天籁——来自天外,来自人间。”——黎农生(14.4.2024)

 

天籁

“天籁”一词,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中国学者杨柳桥在《庄子译注》中指出:“庄子以籁喻音律,更以喻语言。他将声音分为‘人籁、地籁、天籁’三种。人籁,指分辨是非的语言;地籁,指超脱是非的声音;天籁,则是不言之言,无声之声。”

天籁者,天之声也,亦人心之鸣。

某夜,我国艺术家黎农生辗转难眠,遥望星空,耳畔回响着肖邦夜曲,心有所感,遂为此次展览命名为“天籁”。这既是天地间无声的低语,也是人间万象的回响,承载着艺术家对人性、社会与未来的深沉思索。

本展首度公开黎农生自2017年至今近80本手稿真迹,并精选1986年至2007年的油画作品与近十年的水墨与油画新作,全方位呈现艺术家逾四十年的创作轨迹。

手稿,是艺术家的心灵日记,是思想的足迹,也是最私密的独白。本展特别制作部分手稿复制本供观众翻阅,以期能让观者沉浸其中,贴近艺术家的创作思绪与心境。

 

展览单元

(一)手稿

“我以已知物质世界,探索未知精神时空。”——黎农生(22.4.2024)

艺术家是时代的见证者,不仅创造美,更肩负守护人性的使命。正如国际创价学会(SGI)会长池田大作所言:“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记录时代的脉搏,反映人类的喜怒哀乐,揭示人性的光明与黑暗。” 

黎农生的手稿,以现实为画布,以战争、科技、环境等社会议题为颜料,勾勒出一幅幅直指人心的画面。他并非停留在揭露人性弱点,而是以犀利笔锋刺破虚妄,唤醒人们沉睡的心灵。细读其手稿,如利剑划破麻木,又似明灯照亮前路与灵魂。

 

本单元共分八个主题展区:

         一、生活寄影——捕捉日常片刻,展现画家的生活点滴。

         二、浮生蚌客梦——探索两性情感与人性深处的纠葛。

         三、白云一生——画家自画像系列,映现出其内心剖析与精神演变。

         四、点线留痕——展示其艺术理念与对创作本质的探问。

         五、众生幻相——揭示人性的幽微与复杂。

         六、浊世悲鸣——警示生态危机,呼唤自然的守护。

         七、硝烟残歌——反思战争本质,传达对和平的渴望。

         八、大千演算皆是空—— 思辨AI科技对人类与艺术的影响。

 

(二)“半生墙“

阁楼展厅特别设有一面名为“半生逐梦”的艺术墙,由27幅自1986年至2007年的油画旧作组成,浓缩了黎农生前半生从青涩到成熟的艺术探索嬗变。

墙中央悬挂着1994年代表作《无题》。此作标志着他摆脱具象唯美的艺术表现,转而探索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乃至宇宙精神之间的关联,作品情感浓厚,已步入浪漫主义成熟阶段。从此,他确立了后续创作的方向与风格。

 

(三)近作展现

2016至2024年的新作,延续黎农生对战争、科技与环境三大命题的深刻关切,41幅油画与水墨作品,折射出他对时代议题的深邃思考。俄乌战争未歇,硝烟不仅弥漫战场,也渗透漫他的帆布与宣纸上。黎农生画笔下所描绘的,不是暴力本身,而是战争的残酷、死亡的苦难,以及人性的扭曲与贪婪。他以艺术之眼直视战争创伤,唤醒人们珍惜和平的珍贵。 

当科技浪潮席卷而来,全世界沉浸于AI科技带来的便利之际,黎农生发出深刻追问:人与机器的界限何在?科技究竟是人类解放的契机,还是异化的枷锁?他并非反对进步,而是提醒世人,在飞速前行中,需以智慧守护人性的温度。

环境破坏的警钟早已敲响,人性的觉醒却仍然迟缓。黎农生描绘污染的天空、干涸的大地、垃圾横流的河流、哭泣的山川,以此唤起人们对生态的觉醒。他直问:

“在这大地危机边缘,你是温水煮蛙中的浑浑沌沌绝大多数,还是极少数的未失痛觉的清醒人?” (26.2.2024)

这41幅作品穿透现实迷雾,引导观众照见自身处境。他以画笔为媒,呼唤反思战争、审慎面对科技、守护环境。

 

(四)互动体验

展览底楼特别设有装置互动区,让观众不仅是欣赏者,更是这场艺术对话的参与者。参观后,观众可以将自己的感受、思考或疑问,化为文字、图画或符号,书写在展区的“留言纸”上。

这些心声将交织成思想的共鸣,与黎农生的创作产生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成为“天籁”的另一种回响。

 

期待

本展由马来西亚创价学会Harmoni创价艺文与八板屋首度携手策展,融合多元视角,为观众带来更丰富而深刻的艺术体验。

我们为黎农生作品的内涵所触动,更为他那份“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孤勇而动容。他坚持描绘社会现实,并非为了揭露而揭露,而是为了唤醒而唤醒。他的作品承载着对人类的关怀、对社会的反思对未来的深切期望。它们不仅是时代的见证,更是人性的镜像,亦是唤醒沉睡心灵的号角。

艺术,是心灵的共鸣,是思想的交汇。

愿此展成为一场关于艺术与人性的对话,引领每一位观者倾听内心的“天籁”,并在画布与纸张交织的世界里,寻得属于自己的共鸣。

天籁夜曲——一个失去痛觉的时空;一个不会哭泣的灵魂。发自灵魂深处的一颗眼泪,是多么的珍贵。(30.4.2024)

这滴眼泪,既属于黎农生,亦属于你我。它的重量,正是“天籁”最深沉、最动人的回声。

黎农生
艺术家

黎农生

1944 年⽣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叻思,祖籍广东信宜。

1970 年毕业于吉隆坡美术学院(KLCA),从事媒体编辑⼯作⻓达十余年,离开报界后回返⺟校任讲师⼗年。1998 年全职投⼊艺术创作,个⼈创作历程从版画起始、⼊油画、转⽔墨,擅⻓运⽤⽊刻、⽔墨与素描的技法交织呈现,点线黑白色调结合独⽩式题⽂为其作品风格特色。

生于⼆战后的贫苦童年,⻓于国际局势动荡的冷战年代,再加上多年新闻从业的经历,让黎农⽣对社会现况有着⻓期敏锐的观察与洞察。早期作品侧重社会写实,描绘中下层⽼百姓的⽣活⾯貌。曾因媒体⼯作者的⾝份,亲临泰柬边境战场⽬睹战乱与难⺠景象,激起他以创作回应个⼈对战争冲突与⽣死苦难的冲击和感触。80 年代,接触⻄⽅超现实主义,其创作⼿法从写实逐渐转向象征与隐喻,简练深沉的线条和内敛的黑白色调,构筑起⼈性与社会的复杂景象。

除了个⼈情感的抒发,黎农⽣超过半个世纪的创作实践,不曾脱离对现实的观察和省思——⾯对时代变迁与复杂⼈性,通过创作来提问和反思自然与⼈为之间的互动,探讨⼈类群体共同⾯对的困境。千禧年后,他的作品主题从对社会议题与科技世界发展的关⼼,拓展转⼊对“时空”与“生命”的哲思探索,探讨宇宙万物变化的同时,展现对时光流转与⽣命脆弱的感叹。

1977 年起,黎农⽣的作品多次在吉隆坡、麻坡、马六甲、柔佛等地举办个展,亦多次受邀参与意⼤利、澳⼤利亚、台湾与中国等地展出。2014 年,曾于 SGM 综合⽂化中心举办“⽣命·时空——黎农生作品展”。2025 年,81 岁的黎农生在 SGM 综合⽂化中心举⾏的“天籟——黎农生⼿稿与近作展”,为近十年来最⼤型的个⼈作品展出。

个⼈展览与成就列表:

1977 年——⾸次个⼈作品展 ,吉隆坡。

80 年代——个⼈作品展,吉隆坡、麻坡及马六甲。

1999 年——⾸次个⼈速写展,吉隆坡。

2007 年——个人⽔墨及书法展,吉隆坡。

2009 年——⽊刻版画旧作展,吉隆坡。

2011 年——⽊刻版画旧作展,柔佛新山。

2013 年——两次受邀到中国举行个展。

2014 年——“生命•时空——黎农⽣作品展”,SGM 综合⽂化中⼼

2015 年——“‘迎风•而立’艺术展”联展,林连⽟纪念馆。

2016 年——“时空留痕·黎农⽣个展”,馨艺苑画廊。

2018 年——“黎农⽣⽊刻版画展”,馨艺苑画廊。

2023 年——“黎农⽣⼿稿⽔墨油画创作赏析”,八板屋(PaPan Haus)。

出版品:
《黎农⽣⼿稿选》

《黎农生速写集》ArtFolio出版

《生命•时空——黎农⽣艺术历程》马来西亚创价学会出版

《时空留痕——叶莎•黎农⽣诗画集》馨艺苑画廊出版